坤叔公益团队:早春里的一颗种子
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坤叔称这是助学23年来最扬眉吐气的一天,是一个里程碑。陈奕启 摄
南方调研 ■南方日报记者 刘进
2011年12月1日,历经辗转,坤叔助学团队“转正”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挂牌。
在当天的仪式上,坤叔总结过去23年,感慨“就是一个‘熬’字”,但也同时欣喜地表示,“做了20多年乌合之众,今天是最扬眉吐气的一天……对团队来说,将是一个里程碑。”
从七年六挫,到省委书记批示后闪电“转正”,坤叔多次用“幸运”来注解自己的这段经历。对坤叔及其团队而言,从草根组织转身变成“正规军”,既是一个多年夙愿达成后的终结,更是一个公益大梦的开始。
梦已开启,就像早春里的一颗种子。
意外的惊喜
2011年国庆第一天,对于坤叔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
这一天,坤叔公益团队申请注册在几近绝望的关口出现了意外转机。当日下午,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长胜专程从广州赶到东莞,为坤叔颁发登记批准通知,并对他和团队所倡导的“千分一”公益理念给予了全面认可。
“你们同意了,我们很感激!”当晚6时,坤叔在微博中向外界发布了团队在惊喜中获得“转正”的消息。这一刻,距他首次提出申请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距他开始助学则过去了整整23年。
1988年,还是民营企业家的坤叔,在帮女儿回复歌迷信件时,发现了贫困学生的求助,并由此开始了一场“收不住”的自发助学之旅。此后二十余年的助学征程上,从个人慢慢发展到团队,坤叔及其团队尽管在民间赢得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但在官方话语中却始终“默默无闻”。
不止于此,因为团队没有“合法”身份,自发形成、朴实的“千分一”公益理念只能口口相传而无法扩大传播,甚至“每次团队核心成员聚会讨论时,都不留开会记录,每次开会都不敢超过20人”。
为破除身份尴尬,自2005年初起,坤叔开始向东莞当地民政部门申请身份认证。遗憾的是,每次都是“怀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回”。
七年六挫,坤叔公益团队的“转正”之路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直到2011年9月末,省委书记汪洋“很为坤叔的公益团队愤愤不平”的一纸批示,才最终化解了“坤叔困境”。
坤叔和团队的坚持,终于赢下了这场“正名”之战。
春江水先暖
“坤叔是很幸运的!”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秘书长朱健刚说,坤叔的事也只有在广东才能得到解决。而坤叔自己也说,“多少有些幸运,经历未必能够被复制”。
事实上,在汪洋书记为坤叔团队“转正”受挫作出批示之前,广东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社会建设文件,还成立了高规格省社工委。
7月中,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社会建设,会上讨论并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有“稳定器”之称的社会组织。
而在更早一些时候,广东还明确要求“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办法,逐步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同时“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的经济类、科技类、公益服务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制”。
其实,正是在对社会组织迎来发展环境“春江水暖”的预感中,2011年8月末,坤叔第6次走进了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大门。相比以前,这次他更加信心满满。
不过,在政策、组织架构上取得突破后,事情并不如想象中顺畅。在实际运作中,政府部门的老观念成为“拦路虎”。
因此,在给坤叔发放登记注册通知的当天,王长胜曾对坤叔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你的事对我们民政工作触动很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放宽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思想要再解放点、改革步伐要更快点、为民服务观念要更牢点,要敢于先行先试,敢于率先突破,敢于担当责任。
春天到了
坤叔公益团队终于成功“转正”了。
他和他的经历迅速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10月后,坤叔的天海大厦,每隔几天都会有记者从全国各地前来造访,他的个人电话也总是响个不停,有就事论事谈感受的,有展望未来谈希望的,也有约请论坛交流体会的……
当人们祝福并关注坤叔的同时,也有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以坤叔为代表的众多民间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和未来。有人开始相信,广东社会组织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春天”,尽管在“大好春光”背后可能依然还有一些有待突破的“坚冰”。
事实上,坤叔和他的团队成员也明白这一点。“即便已经成功挂牌,组织往后的发展还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考验。”在挂牌当天,坤叔便说。
从坤叔团队自身发展来说,注册挂牌不仅是一种“名分”的官方确认,更是一种向制度和规范的调整与回归。对于这一点,坤叔的语言更为平实,“以后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做好事了”。
是的,20余年来,在官方话语中“默默无闻”的坤叔团队,虽然在自我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合乎实践的公益之路,但回归体制后,这一自创的公益模式如何与组织规范相容相契?
同样,转正后的坤叔团队,将面临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也势必会承载更多的责任。如何处理好自我发展与服务他者的关系?
坤叔及其团队必须从全省乃至全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中,寻找到一套合理、有机且可持续的平衡机制。
拐点应在不远处
值得欣喜的是,在广东社会组织发展的“后坤叔事件时代”,事态又有了更进一步转好的趋向。在坤叔团队“转正”经历引发社会关注和热议后不久,广东在社会组织发展上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11月末,广东推进社会建设的7个配套政策正式出台。其中《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方案》进一步明确,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行“一业多会”,推动社会组织“去垄断化”。同时,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进行职能与服务转移、委托、授权。
放开社会组织注册限制与强推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正是新时期广东社会组织管理的两大关键突破。
朱健刚指出,广东在转走柔性社会管理之路,正从以前“政府管理社会”、“政府办社会”的思维模式转向“政府支持社会”,“政府培力社会”的新思维方式。
于坤叔而言,这些他可能“参不透”。但他知道,“过去只能小打小闹,‘转正’后,团队的公益理念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坤叔’将在更多的公益领域发挥作用。”
坤叔的“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后,在内部将设置行政经费基金、助学基金、学生特助基金、社会特发灾祸基金和爱心基金等5个专项基金,在继续做好既有的公益助学项目的同时,规划将项目拓展到新莞人救助、帮扶贫困大学生和环保等公益事业上。
此外,“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还将通过公益理念输出模式,服务和支持更多的认可“千分一”公益理念的沙龙(小组),一起投身并扩大公益实践。
坤叔说,“千分一”公益事业的发展,将迎来全新的局面。
有专家也说,在广东,坤叔团队等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更大的拐点就在不远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