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千分一公益网

 找回密码
 点这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5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男子10年间60次助学上千人 称助学已如吸毒上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 13:4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男子10年间60次助学上千人

称助学已如吸毒上瘾


2008年03月25日



“助学如吸毒,已让我上瘾”

  坤叔10年60次凤凰助学,在其助学团资助下1300余贫困生圆读书梦


  人的一生有多少十年?不多。“坤叔助学团”却在贫困而美丽的湖南湘西凤凰深深扎根助学10年。10年60次从东莞到凤凰,坤叔(张坤)及“坤叔助学团”与凤凰结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助学情缘,资助的贫困孩子从13名增至1300多名,其中90多名资助学生已走出大山而命运改变。乐在其中的坤叔说,助学犹如耗尽资财吸毒,已让其上瘾,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

“助学犹如耗尽资财吸毒,已让我上瘾,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坤叔

  ■人物今昔

  ◎张坤(坤叔)

  当年:东莞市天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起在广东清远助学,1998年助学凤凰,2003年11月20日,本报记者全程随同张坤(坤叔)第21次凤凰助学之旅。当时200多人的“坤叔助学团”资助凤凰436名贫困学生。

  今日:坤叔第60次前往凤凰助学,本报记者再次全程跟随。“坤叔助学团”的成员已增至800多人,在凤凰资助的学生达到1300多人。2007年坤叔助学战线延伸至广西。

  ◎吴红英(受助学生)

  当年:在“坤叔助学团”资助下,2003年吴红英考上在腊尔山镇的民族一中。

  今日:东莞联合技工学校数控班一年级学生,半工半读。

  ◎龙艳(受助学生)

  当年:在“坤叔助学团”的资助下,龙艳读完了小学。

  今日:东莞联合技工学校数控班二年级学生,半工半读。

  ◎许愿坚(本报记者)

  当年:本报东莞记者站记者,全程跟随坤叔第21次凤凰助学之旅。

  今日:本报东莞新闻部资深记者。

  [再次启程]10年第60次凤凰助学

  2008年3月15日晚,62岁的坤叔又踏上了去往湖南的列车上,随行的还有重达五六十斤的背包,包内装满了带给孩子们的糖果等礼物。因为去年中过一次风,他行动有些迟缓,双手活动不灵便。他的目的地是湖南凤凰,那个美丽而又贫困的湘西小县。那里,有1300多名学生正等着他去发这个学期的学费。这已是他助学凤凰10年来第60次凤凰之行。

  坤叔弯着腰背起重包,走在广州火车站的人群中,在夜晚的灯光照射下,其穿得已经发白的牛仔衣闪闪发光。坤叔身上穿的这件牛仔衣已经陪伴他走过了7个春秋,几乎每次春秋之际去凤凰,他都是穿着这件牛仔衣。为了收集孩子们的资料,坤叔养成了每天凌晨4点才睡的习惯,即便是在火车上也不例外。

  火车在黑夜里狂奔,毫无睡意的坤叔拿出此前媒体对他的报道,细看了起来。“这个孩子已经在上海读研究生了,这个孩子已经去浙江打工去了,这个孩子……”坤叔仿佛在说着自家的孩子。卧铺车厢里的灯关了,意犹未尽的坤叔还跑到车厢的连接处继续翻看。提着手中的报道,坤叔回望过去,眼睛有些湿润,“20年了,不简单啊”。

  [热衷助学]曾经失学渴望他人资助

  坤叔出生在东莞篁村一个教师家庭。初中毕业后,坤叔辍学去药店做了一年学徒,然后到黄旗农业高中半工半读。只读了一年,他又因付不起学费而退学。1963年,17岁的张坤通过招工当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1978年,东莞水泥厂面向知青招工,当了14年教师的坤叔幸运地成了水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渐渐火热,而早先一步的坤叔在1987年就闻到市场经济的气息,下海经商了,干着建筑行业。赚得先机的坤叔在1995年便成立了东莞市天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营房地产,建成天海大厦。而今赋闲在家,成是一位“助学专业户”。

  坤叔说,他与弟妹都是干一年活念一年书完成学业的,那时特别渴望有人来资助他们。青少年时的生活磨难,让他很能理解面临辍学的孩子们的渴望,很能体会无助者的心境。正因为此他才热衷助学事业。坤叔说他的助学史可追溯至1988年,但如今无法再找到那些受资助的孩子。在密密麻麻的资料本上,写着上百个名字。1998年通过凤凰籍东莞作家杨双奇的牵线,开始第一批资助13名贫困学生,到目前已增至120多名。

  在坤叔的影响下,包括珠三角、港、澳、台甚至国外,已有800多人加入助学凤凰行列,并以坤叔的名字命名为“坤叔助学团”。助学团在凤凰资助的学生已达1300多名。在凤凰的助学10年间,坤叔光是其个人花在助学上的钱已超过200万元。2007年,广西宁明县又出现了坤叔的身影。


    [循循善诱]劝学生返校动容流泪

  2008年3月15日,坤叔第60次开始凤凰助学之行,本报记者再次全程跟踪重返凤凰。坤叔此行先是转道长沙,给在长沙幼师职业中专上学的5名女孩送去这个学期的学费,随后又连夜不顾疲劳赶往凤凰。

  坤叔在凤凰的名气比当地县长还大。这一点也不假。3月17日早上6点,坤叔刚走出站口,一名拉客住旅店的女子有些惊讶地说,“你又来凤凰助学了”。后来在凤凰一家酒店里,多名坐在邻座的男子先后端起杯子前来敬酒,“我们是在电视上看到你的,感谢你对我们凤凰教育的支持”。

在凤凰的几天时间里,坤叔每天都会在前夜把行程排得满满的。在大田学校,细到高空挂条幅的事情,坤叔都要站在高空指挥。看着孩子们穿上新衣服,坤叔在一旁笑了,“好靓,我给你们拍照吧”。在得知刚上完高一上学期就停学的吴雪梅就在腊尔山镇卖油的消息后,坤叔打乱了先前的行程,去了趟腊尔山镇将正在卖油的吴雪梅拉回了家。

  坤叔拉来两把凳子,与吴雪梅促膝交谈。屋外吹进的凉风,冷不丁让吴雪梅哆嗦了一下,坤叔搂了搂吴雪梅的肩说道,“你怎么不上学呢,你还想不想上学……”“我还想,”哇的一声,吴雪梅号啕大哭了起来。一边安慰她的坤叔此时也流下眼泪,“不哭了,我们还上学去”。

  [未来之路]正为助学团培养接班人

  在凤凰一连数日,坤叔每天都对吴雪梅的停学之事忧心忡忡。坤叔说,国家的两免(免学费、杂费)一补(食宿费)在凤凰已普及,但补偿的标准很低。在凤凰如今很多孩子不是因为没有学费而读不起书,而是没有钱吃住。在凤凰大田学校,小学生们为了省下中午饭,在上午10点半才上课,到下午4点半就回家吃晚饭。

  让坤叔有些担忧的是,已有10多名助学团团员退出了助学行动。“我也不能怪他们,”坤叔说,一些成员误以为国家两免一补了,孩子不再贫困就不必要帮学了,但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坤叔一再强调助学还要继续,“不助学,孩子读不了书,怎能安心”。坤叔说,助学犹如耗尽资财吸毒,已让其上瘾,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欲罢不能。不过让包括坤叔自己在内的诸多人士都在思考的还有一个问题:坤叔老了,他的助学路还有多长。

  凤凰县团委书记在与记者的聊天中,也提及在凤凰共有2万多名贫困学生需要资助,坤叔助学团是资助学生最多的民间团体。“坤叔助学团走了10年,而其他助学机构不过两三年,为何?就是因为有坤叔”。在随同采访期间,助学团的大小事宜都是坤叔一手操办。显然坤叔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去年短暂的中风事件后,坤叔每次去凤凰都会固定带上几个骨干,让他们熟悉助学流程。坤叔正在为助学团培养接班人,也在为爱在凤凰持续寻找传承者。

  ■受助学生

  十年间,“坤叔助学团”已经成为了爱的符号,给山那边的孩子带来光芒,共有90多人走出大山,在外学习,其中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这些孩子的命运,因坤叔及“坤叔助学团”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吴红英:坤叔翻山越岭劝我复学

  吴红英父亲在其年幼时病逝,母亲随后改嫁,将她和5岁的弟弟抛给80多岁的爷爷,老小3人相依为命。天气热了,吴红英没有单衣,身上的春装已破得不能遮体,只好又罩上一件大大的红棉袄。这件棉袄本不是她的,是家里唯一穿得出去的“好”衣服,就由她穿着上学。因为太大,又没有扣子,只得用草绳扎住。

  回忆当时第一次见到坤叔助学团,吴红英说:“我当时还在读二年级,普通话只会说一两句,也听不太懂”。吴红英只是抬头望着坤叔等人傻傻地笑着。而据同时被资助的龙慧说,其他孩子都不说话,只有吴红英是笑着的。

  吴红英住在一个叫苏麻河的村子里,离集镇有10多公里,靠近贵州。以前读书时,每周一她要背上自己一周的粮食,走两个小时山路到学校。2005年农历正月初八,坤叔几次试图去吴红英家,均因大雪封山,路上结冰,只得折回集镇。

  2005年5月24日,坤叔第27次凤凰行,终于与助学者卢莲福等5人专程找到了那个隐没在云贵高原莽莽大山中的苏麻河村。此时吴红英已停学一年,并与助学团失去了联系。走进吴红英家徒四壁的家,只看到了她那颤巍巍并正躺在床上打吊针的爷爷。在一扇木墙上,有这样几行歪歪扭扭的粉笔字:“我的大恩人是广东东莞的李阿姨和陈伯伯,感谢广东东莞的李阿姨和陈伯伯送我上学。”吴红英错以为坤叔姓陈。

  等了一个多小时后,一个被一大捆柴草压得躬成90度的小个子,一步步挪了进来。坤叔蹲下一看,这个浑身汗透的小个子就是14岁的吴红英,她上山打柴去了。一时众人无语。从这年9月份开始,吴红英重新到民族一中上初一。2007年9月,吴红英提前初中毕业,走出大山,到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半工半读班就读。

  龙艳:病榻前坤叔给我送半月汤

  穿着鲜红的衣服,一头散发,2008年3月22日晚上,记者在东莞联合技工学校安静的教室里,见到了龙艳。还未开口,她就先笑了起来。龙艳的母亲怀她3个月时,她父亲就被车撞死了。生下她3个月后,母亲就把她丢给50多岁的外公后改嫁了。

  龙艳与外公一起长到13岁。上小学时,她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每学期100多元的学费总是让外公心惊肉跳。”后来她年近70岁的外公接连3次走了几十里山路,从千工坪乡豹子洞村五组到凤凰县团委下跪哭求,团委后来给她联系上了坤叔,由香港吴玉珠资助,卸下了数年来的重担。

  站在一个仅有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记者看到4个孩子端着碗在凹凸不平的房屋地面上走来走去,不停地往嘴里扒拉着黑乎乎的米饭。“都买电视机了,什么时候买的”,坤叔看着家中仅有的一件电器问道。龙艳的母亲回道:年前买的,房子也修缮了一下。

  让龙艳永远也忘不了的是,自己生病期间坤叔对自己的照顾。2007年9月28日,打工过度劳累的龙艳,连续20多天吃不下饭,又舍不得花钱买别的东西吃,支撑不住的龙艳突然晕倒。到东莞市人民医院一查,严重贫血。当时坤叔正在去广西助学的途中。10月1日,从广西回来,坤叔直奔医院。

  龙艳瘦得可怕,站立不稳,坤叔差点认不出来了。输了几次血之后,她基本不用别人扶能自己上厕所了。第二天,坤叔提来了自己熬炖的猪肝汤。一连半个月,坤叔每天都为龙艳熬滋补的汤水,给她做食疗,直到她恢复,体重增加了20多斤。“他几乎每天都是坐公交车到医院来的”,说着说着,记者看到龙艳的眼睛里泛着泪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这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千分一公益网 ( 粤ICP备15081700号-2 版权所有©东莞市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5-18 14:47 , Processed in 0.14595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