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获奖名单揭晓
2012年12月05日09:36 来源:南方日报
恰逢12月5日“国际志愿日”,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表彰大会于今天上午在广州召开。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包括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等10名志愿者个人以及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10个志愿者集体分获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个人奖及集体奖。
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是我省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奖项,也是我省在已有的志愿服务星级资质认证和志愿服务金、银、铜奖评选基础上对志愿者表彰激励机制的完善。自省社工委、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等单位共同启动“红棉奖”评选表彰活动以来,全省共294个集体、220名个人报名参评,经网上公示、网络评议和综合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0名“红棉奖”个人和10个“红棉奖”集体。
此外,第二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志愿服务广交会等活动也于今天上午9时在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同步启动,来自全省各地的310个公益志愿组织、501个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近5000名志愿者和公益人士进场参展。志愿服务作为广大民众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形式之一,已逐渐成为广东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人争当志愿者,共建共享幸福广东”,这样一股社会热潮正在南粤大地兴起。
南粤红棉,广东志愿服务中坚力量
“能够获得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都是广东志愿服务发展的鲜明旗帜,是广东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红棉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委副秘书长刘日知总结说。
据介绍,此次荣获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的10名志愿者和10个志愿者组织均为全省各地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典型,是广东500万志愿者的骄傲和楷模。
获奖个人当中,有5万名志愿者的“乌托邦队长”,“向生命致敬”的关怀使者,把青春献给山区孩子的支教志愿者,为梦想插上翅膀的爱心导师,践行媒体公益的志愿旗手,也有引领服务务工人员的爱心舵手,十年如一日造福乡梓的华侨赤子,德艺双馨的文化大使,汇聚爱心情系山区的社区公益先行者。
获奖的志愿者组织当中,有扎根青藏高原、以知识和智慧支援西部开发的研究生支教团,也有义诊送药、救死扶伤的医疗卫生青年志愿者团队;有致力于把自己的城市打造成为“志愿者之城”的深圳义工联,也有引领广东乃至全国志愿服务发展先河的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
民间性专业性志愿者组织获青睐
此前,“红棉奖”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团省委书记曾颖如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志愿者组织,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是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要求。因此,在本次‘红棉奖’评选过程中,主办单位在评选标准的设置上更注重向一些‘民间性、专业性、长期坚持服务、自我管理完善’的志愿者组织倾斜,目的就是通过在社会志愿者组织中树立标杆和典范,引导社会组织不断自我完善,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发展层次。”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获得“红棉奖”的志愿者组织中,有一半是自发成立、在长期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中成长发展起来的社会志愿者组织,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便是其中的典型。
在团组织的培育支持下,启智服务总队目前已经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成为专门从事志愿服务的“民办非企机构”,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的志愿者团体。启智的成功,为团组织探索出一条孵化培育社会组织的路径,走出了一条志愿组织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也是近些年来广东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志愿者组织政策成效的一个缩影。
曾颖如表示,团省委、省志愿者联合会接下来将依托南方公益志愿大讲堂、广东共青团新媒体宣传平台等阵地,广泛宣传荣获“红棉奖”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推广志愿服务的先进文化和理念,以榜样的力量推动广东志愿服务实现新一轮大发展。
首届南粤志愿服务“红棉奖”获奖个人和集体事迹
“红棉奖”个人
李森:五万名志愿者的“乌托邦队长”
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李森,志愿者们习惯称他为“乌托邦队长”,喜欢和他一起追逐“平等、友爱、互助、进步”的乌托邦;从12年前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到今天成为5万多名志愿者的“领头羊”,他与他的志愿者团队已经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累计超过50万小时,每逢周末、节假日,你总能在广州的城市社区、智障和脑瘫人士康复中心看到他和他的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高正荣:“向生命致敬”的关怀使者
深圳市义工联合会理事会会长高正荣,他以耐心的倾听、温馨的服务、细微的关怀给临终病人带去内心的平静和从容面对的勇气;他以细心的讲解、科学严谨的态度,宣传和动员无偿献血、器官捐献等善举,帮助无数的生命以另一种美丽的方式延续;他是一名从事“癌症晚期病人”临终关怀和组织无偿献血、协调器官捐献的义工,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1000小时,无偿献血80次、62000毫升,以身体力行“向生命致敬”。
孙影:把青春献给山区孩子的支教志愿者
“深圳关爱行动·募师支教”项目志愿者孙影,她用知识为山区的孩子们插上飞越大山的翅膀,借助公益的力量在落后的山区和繁华的都市之间架起“爱心互助的天桥”;在花样年华般的美丽岁月,她背起行囊,告别城市的繁华,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走进贵州边远山区的乡村小学,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一待就是5年;在教学之余,她翻山越岭、走家串户,收集贫困学生的求助信息,在山区建希望小学、修校舍危房、买新课桌椅,给孩子们买图书、文具、校服,她是当地乡亲眼里心里“最美的深圳女孩”。
谭晓睿:传播爱心和友谊的援外志愿者
谭晓睿既是一名音乐老师,又是一名志愿者,同时也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播大使、中塞两国的友谊使者,曾获得塞舌尔总统亲自接见,被塞国人民亲切称为“Miss China”;两度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援外计划塞舌尔志愿服务项目,援塞期间,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7500小时,服务人数超过4500人次,和队友们一起为塞国人民组织大大小小演出80场次,帮助近300名学生完成音乐入门课程。
戴远程:践行媒体公益的志愿旗手
身为南方日报社专刊部副主任、南方公益周刊主编、南方公益联盟副秘书长的戴远程,他用文字为公益志愿摇旗呐喊,用行动救急扶难、行走公益乐途;推动南方日报在全国省级党报中率先创办“南方公益周刊”,他高擎公益志愿的旗帜,为社会公益事业呐喊助威;推动组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第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发起“幸福厨房”、“影动南方”、“南方GAPPER青年公益营”等公益项目,筹集资金超过1000万元,帮扶100多个山区学校、孤儿院,公益志愿的脚步遍布全国各地。
林义平:为梦想插上翅膀的爱心导师
广州市番禺区义工联合会副会长林义平,助残志愿者培训专家、残疾人的良师益友,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推动轮椅上的美丽梦想前行,梦想他日带领“残友轮椅舞蹈队”登上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持续11年、累计超过18000小时的志愿服务,让他在默默奉献中成为了一名助残志愿服务的专家;免费在全国各地开展助残志愿服务培训,引导和帮助残疾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他与数以万计的残疾人亦师亦友,为他们带来了自信和阳光。
李金海:引领服务务工人员的爱心舵手
惠州仲恺高新区外来工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李金海,3万异地务工人员志愿者、20万小时志愿服务的召集人,他以志愿服务行动让万千工友从“异地务工人员”变身“主人翁”;组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分队,帮助工友们维护合法权益;组建环保志愿者服务团队参与工厂周边环保活动,他没把自己当“外来人”;开展关爱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他在10多所异地务工人员子女集中的学校传播爱的心声;他的QQ签名说:“我不行,但是我可以找到行的人——志愿者。”
廖乐年:十年如一日造福乡梓的华侨赤子
廖乐年是一名马来西亚华侨,退休后满怀赤子之心和关爱之情,归国回乡,在祖籍地梅州市大埔县城湖寮镇长教村开展义务支教,且一教就是10年,5000多名乡村学生在他的辅导下补习英语;为了支教,他不惜把自家的祖屋和祠堂装修成了课室,只为能够容纳更多前来补课的学生;10年间,他修建山村道路和学校,资助贫困大学生和村民20多人,捐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万元。
唐彪:十年义演 德艺双馨的志愿文化大使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唐彪,他是中国传统民乐的歌者,也是志愿文化使者,他以动听的民歌传播幸福喜悦,以志愿服务弘扬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各类帮扶残疾人、智障人士和扶贫济困、救急救难的义演活动,不仅分文不收,还经常解囊相助;单位组织赈灾捐款,他每次都是捐款最多的人之一;由他倡导的“情系山区送戏下乡”演出更是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每次义演结束,他都不忘提醒组织方:“下次还有义演活动,一定记得通知我,随叫随到。”
康洁:汇聚爱心 情系山区的社区公益先行者
康洁身为凤凰城爱心公社发起人,为了清远市清新县石灰岩山区北安小学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她四处奔走,持续7年,把31名学生从小学资助到初中;汶川地震,她在频繁余震中,把筹集来的61万多元捐款和赈灾物资亲自送达灾区群众手中;她发起的爱心公社从最初的助学组织发展成为拥有官方网站、志愿者团队和独立财务会议的知名公益社团,组织各类志愿服务2000多人次,大型助学活动20多次,援助山区儿童300多人次,被誉为社区公益模式的成功典范。
“红棉奖”集体
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引领先河的志愿者之家
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办公地点名字就叫“志愿者之家”——123万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之家,成立16年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600万人次、1.2亿小时。从当年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到现如今覆盖每一个角落的“志愿时系统”,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不断在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业已形成“创文宣传、治安维稳、绿色环保、扶贫助残、科技普及、助学帮教、医疗保健、法律援助、青少年社会教育”九大领域共计125个一级项目、1378个二级项目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体系,继续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志愿服务发展先河。
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打造“志愿者之城”的生力军
全国第一个登记注册的义工法人社团,23年“义”无反顾,已经发展成为1489个义工团体的爱心大联盟,旗下35万名义工以自己的“义举”,致力于通过“社区化、项目化、专业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把深圳建设成为“志愿者之城”。
江门义工联:城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楷模
江门市有注册义工20万人,有9个一级义工分会,5支义工服务总队,133个社区义工服务站,100个城乡青年中心义工服务站,700多支义工服务队,形成了“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医疗卫生、残联康复、青少年教育”等各领域全面发展的义工服务体系,是志愿服务非常活跃、成熟的志愿者组织,400万五邑乡亲引以为傲的爱心集体。
广东省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以父母亲情之名情萦困境儿童
以志愿服务精神和理念推动困境儿童帮扶行动,短短4年时间,300人的志愿者队伍以“爱心父母”之名,成功筹集善款2.3亿元,帮扶困境儿童55.8万人次,爱心父母累计总数37.8万人次。
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的成功典范
启智作为广州地区最为活跃的志愿者团体之一,注册志愿者超过5万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0个,每个星期向社会提供800人次的志愿服务,每年累计服务时数超过18万小时,“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轨迹,现已成为被津津乐道的“启智模式”,成为广州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领头羊”。
海珠区江南中街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生命拯救生命”
全队2000多名志愿者,每天早9时到晚9时,轮守“生命热线”,开展心理咨询,通过电话帮助绝望的生命寻找希望,用心灵的慰藉帮助受困者摆脱生活的阴影,让幸福温暖在电波中传递。
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青藏高原,以支教为孩子们扬起风帆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换一生难忘的回忆”是他们的豪言壮语,在青藏高原,在辽阔的西部地区,中山大学的莘莘学子们一拨又一拨,以爱心接力,用知识和智慧支援西部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以志愿支教为西部的孩子扬起展翅高飞的风帆。
东莞市千分一助学志愿者团队:让公益成为习惯
“坚持奉献千分之一,让公益成为习惯”是他们的口号,“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没有人穷得帮助不了别人”是他们的理念,每个人拿出每个月收入的千分之一,聚沙成塔,这个团队已经在全国各地资助困难学生3070人,也感染了无数的热心人士。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帮助万千孤贫学子重新站上人生起跑线
成立8年,1400名志愿者共同努力,募捐善款4927万元,资助12731名孤贫学生;8年,坚持“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会、节约办会”的原则和“把好事做好”的简单理念,发展成为广东省内备受尊敬的公益志愿团体。
南方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义诊送药,救死扶伤
在青藏高原、大漠边陲和边远山区,他们开着“健康直通车”走村入户,义诊赠药;在地震、水灾、冰灾等灾害现场,他们争分夺秒,救死扶伤;平凡之中显大爱,丹心一片济众生,他们就是南方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
(赵新星 陈观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