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一公益网
标题: 给公益组织更多转正机会 [打印本页]
作者: millicharity 时间: 2012-1-16 19:33
标题: 给公益组织更多转正机会
东莞“坤叔”谈23年助学路——
给公益组织更多转正机会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年12月24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胡新科
■核心语录
◆把孩子们生活贫困的现状展现出来,能吸纳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反之,只是“粉饰太平”,上不起学的还是上不起,饿肚子的还是饿肚子。
◆目前,我们的公益服务中心有30名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工作经费由这30人自愿出资,每人1万元。
□南方农村报记者 胡新科
他今年65岁,头发花白,穿着朴素。凭借经商积累的财富,他原本可以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而他,在慈善助学路上已经走了23年,走得艰辛,却仍在坚持。在孩子们眼中,他是敬爱的“张爷爷”,更多人则叫他“坤叔”。他,就是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人张坤。今年10月,经汪洋书记亲自批示,张坤和他的助学团队成功登记注册,“坤叔”一时成为舆论焦点。
在第七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张坤被评为“2011社会管理创新年度人物”。
12月20日,张坤(以下称“坤叔”)接受了南方农村报记者(以下简称“南农”)的专访。
南农:“千分一”的助学理念是怎么提出来的?
坤叔:“千分一”助学,是指每个有能力的人拿出自己合法收入的千分之一来直接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千分一”不是标准,而是理念。在我们助学团队的1300多名成员中,并非所有人都是老板,里面有很多农民工,他们的收入并不高,捐助的钱也不多,每次可能只有一二十块。我们会通过结组的方式,让两三位农民工助学者合起来资助一名学生。
南农:有人说,您的团队将受助孩子的个人信息向社会公布,对其成长过程不利,您怎么看?
坤叔:把孩子们生活贫困的现状展现出来,能吸纳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反之,只是“粉饰太平”,上不起学的还是上不起,饿肚子的还是饿肚子。有一次,我把50名困难孩子的信息在媒体上公开,寻求资助。3天之内,这些孩子们全部被认领捐助。把需要帮助孩子们的生存现状展现出来,更能激发人们的善心,让更多人投入慈善事业。
南农:您的助学团队成功注册后,和之前有什么区别吗?
坤叔:2007年,我开始考虑成立一个社会组织来管理庞大的助学活动。当时没有想到注册会这么难。我前后6次向民政局申请将“千分一”助学团队登记注册,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直到今年10月1日才如愿以偿。目前,我们的公益服务中心有30名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工作经费由这30人自愿出资,每人1万元。注册成功后,我们的助学活动更加规范,也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们。
南农:您今年已经65岁了,还要在助学路上走下去吗?
坤叔:停不下来了,想起那么多孩子清澈而又无助的眼神,想着有那么多热心人加入到助学活动中来,我怎么能停下来?我不能“逃”。今年我做了两个手术,或许哪天就做不动了,但在这之前,我会把助学事业坚持下去。我希望政府今后能够给公益性社会组织更多的认可和扶持,给公益组织更多转正机会,也希望更多的“坤叔”加入助学活动。
欢迎光临 千分一公益网 (http://millicharit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