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一公益网
标题: 东莞公益组织转正 坤叔首个申请 [打印本页]
作者: millicharity 时间: 2011-8-10 12:36
标题: 东莞公益组织转正 坤叔首个申请
东莞公益组织转正 坤叔首个申请
2011年08月10日 09:42 来源:南方都市报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attach]1137[/attach]
昨日,坤叔向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利伟中介绍团队的助学情况。南都记者 方光明 摄
“终于轻松了!”昨日,走出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大门,助学达人坤叔大舒了一口气。
昨日下午,坤叔在其未来“接班人”卢先生的陪同下,前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为“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申请登记注册,市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受理了其申请。如果登记成功,“黑户”助学23年的坤叔助学团体,将成为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东莞首家合法的“草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新政后首个申请登记注册
从8月5日起,东莞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首先“松绑”:注册登记将不需再找业务主管单位。听闻新政,昨日下午,在卢先生的陪同下,坤叔抱着一大堆资料前往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申请登记注册。他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太久。
为了便于注册,去年10月13日,坤叔助学团正式更名为“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这个名称寄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如果每个人都拿出自己收入的千分之一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那么全世界没有哪个人得不到帮助。
“一直以来,政府在这方面相对谨慎,一些‘草根’社会组织未能如愿登记。”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利伟中开门见山。此次,东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去做一些尝试。
据了解,坤叔助学团体是新政后,首个前去申请登记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市民间组织管理局也正式受理了其登记申请。
或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据了解,社会组织要注册,有三种方式,包括基金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基金会需要注册资金至少200万元。“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以哪种形式申请登记最好?利伟中与坤叔的想法不谋而合:民办非企业单位。
利伟中分析称,一般注册社会团体的,都是在某一行业,性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原则上只批一个,比如东莞盆景协会。而民办非企业则可以在同一行业注册多个,比如公益慈善类的,就可以注册多个该类型的社会组织。所以,从定位上来说,“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比较贴近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
办公场所、固定人员都有了
利伟中还向坤叔咨询了“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的相关情况,包括有无固定场所、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协会的章程、宗旨等等。坤叔答道,目前,该协会有固定场所,就在坤叔助学前创办的公司所在地,约有100多平米;暂时只有坤叔一人是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
利伟中表示,将尽快研究坤叔所递交的申请资料。即使达不到登记条件,也可以先备案,取得合法身份。
“终于不用愁没人接班了”
坤叔说,以前大家都非常担忧,一旦自己不在了,这个组织又未取得合法身份,可能就会散了。“现在终于不用愁以后没人接班了。”坤叔称,虽然自己会一直坚持助学,“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一旦取得合法身份,自己将着手安排逐渐退休事宜,由一个坤叔变成多个坤叔。“大家可以真正按助学理念,继续实践。”
“这件事情对我们有很大意义。”坤叔未来“接班人”卢先生说,现在坤叔年事已高,一个人要管理1300多名助学者和3000多名受助的学生,压力非常大。“东莞千分一公益协会”有了合法身份后,将有更多愿意出力、出钱的热心人士为坤叔分担压力。
对话市民间组织管理局
政策放开不一定井喷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此次为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松绑”,为何首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利伟中:把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放在第一位去突破、去尝试,是因为需要倡导一种慈善文化,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目的是,让这些社会组织能得到合法的认可,更理直气壮地去做善事。今天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即使是摸着石头过河,也要过好,也要坚定地走出去,号召更多的群众参与慈善事业。
南都: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登记条件放开后,东莞的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是否会井喷?
利伟中: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肯定会有一个新的面貌,得到很大发展,但不一定会井喷。我相信通过新政策,会把这些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南都:下一步有何打算?
利伟中:为公益事业服务的社会组织都是要着力推动的,我们将继续把步伐放开。下一步,我们会放开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包括社区、村里很小的团体,比如剧社、村里老年人协会之类的等等。
纷纷响应
“阳光网爱心志愿者”:
先解决办公场所
看到南都前天关于“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登记松绑”的报道后,“阳光网爱心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龙行天下”第一时间致电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咨询登记事宜。
“龙行天下”介绍,该组织成立于2009年9月,目前登记的成员已有300余人。咨询了相关政策后,“龙行天下”称近期将解决固定办公场所,再仔细了解一下新政策,便去申请注册。“这个政策对民间慈善组织是一件大好事,不仅对我们,对所有民间组织都是好消息。”
阳光助学社:
打算10月去申请
听闻政策松绑的消息,阳光助学社同样心生鼓舞。阳光助学社已成立7年,社团负责人介绍,该社曾于2005年、2006年前去申请登记注册,但都未能如愿。多年来,只要举行大型活动,他们便通过团委备案。
“我们打算先整理一下几年来的活动总结,预计10月份去申请登记。”该负责人表示,还要考虑好固定场所、相对固定工作人员的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
欢迎光临 千分一公益网 (http://millicharit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